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商业地产新政策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国商业地产新政策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为什么又叫印钞票政策?
在介绍量化宽松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OMO)。
当美联储从其成员银行手里购买或出售证券时,美联储的这一行为就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些证券是指国库券(Treasury notes)或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用来调节利率的主要工具之一。
当美联储希望利率上升时,它将证券出售给银行。这就是所谓的紧缩性货币政策(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缓解通货膨胀并稳定经济增长。当美联储想降低利率时,它从银行手里购买证券。这是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的行为,其目标是降低失业率并***经济增长。美联储在大约每六周举行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定期会议,在该会议上设定利率目标。
当美联储从银行手里购买***证券时,它会将买这些证券的钱增加到银行的准备金中。银行将会有更多的钱贷给消费者。
美联储从哪儿得到钱来购买银行的证券?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具有特权,可以凭空创造出购买证券的这些货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美联储在印钞票”的意思。
银行试图尽可能多地放贷以增加利润。但是美联储要求银行每晚停止营业时需要将大约10%的存款准备金保留下来,以便手头有足够的现金来进行明天的交易。这称为准备金要求(reserve requirement)。准备金必须存放在银行当地的美联储分支机构或以现金的形式存放在银行的保险库中。除非发生挤兑,这足以应付大多数银行的每日***。
为了满足准备金要求,银行以隔夜利率(称为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相互之间进行借贷。该利率取决于各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他们每晚借贷的金额称为联邦基金(federal funds)。
当美联储向一家银行购买证券时,它就给该银行提供了更多的联邦基金,该银行可以有更多的钱贷给其他银行。银行为了获利,需要尽快将这笔准备金出手,这种抛售行为就会压低联邦基金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一般只会对短期利率产生影响。对于时间更长一点的贷款,一般以Libor利率作为参考。Libor利率是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准,如汽车***、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利率,或者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即银行向其最佳的客户收取的利率费用)。长期利率和固定利率更多地取决于十年期国债,利率一般略高于国债收益率。
视频加载中...
这个小***详细讲述了什么是量化怕宽松货币政策和QE为什么又叫印钞票政策。
在金融灾难期间,英国和美国的主要应对措施之一就是量化宽松政策(QE)。
这是国家央行(例如英国央行)造钱来购买金融资产的过程,就是QE。
QE有时也被看作是印钱,但实际这个过程并未创造真实的现金;
而且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看到这一过程的存在,然而国家央行可以创造数字货币
此后可以用来购买国家债券。
英国就是这样的,英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3750亿英镑的QE规模(现为4350亿英镑),QE可以降低投资者从“安全资产”中获取的收益。
这样可以使得这些“安全资产”的吸引力降低,鼓励这些投资者将资金投入风险较大的投资中,这也是为了追逐更高的投资回报,其中一种资产就是股票。
对于疑似掉入“流动性陷阱”的美国,正常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经失灵了!这种情况下,QE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
QE,就是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是日本银发明的。2001年,为了应对经济持续下滑,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甚至负利率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国债和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利率下对外放贷,以期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QE与央行的逆回购完全不同。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逆回购通过公开市场购买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将短期利率降至既定目标;而QE则不然,QE锁定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旨在维持市场的长期低利率。
通俗点讲,QE就是长期大量印钞票,就是央行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老子要在未来几年内,每个月都要印好多钞票,钱大大的有,价格特别腰细!拿去用好了!
为了防止金融机构不买账,QE还配备了plus版,就是央行越过金融机构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购买ETF基金、股票和企业级债券,这种操作使QE具备了定量和定向双宽松的特点......
在次贷危机后的八年间,美国通过4次QE释放了近3.5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终于把美国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拖了出来。从2015年开始,美联储开始加息并尝试收紧货币政策,到今年疫情爆发之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从0-0.25%回调至1.75%附近。但说实话,2020的美联储运气实在是太不好,大病初愈就又染恶疾......以连续四次熔断开始的又一次金融危机,将联邦基准利率打回原形不说,还被迫祭出天量乃至不***的QE......
说实话,我都挺佩服特朗普的,2020美国的QE直接升级成了QEE(全面量化宽松),各种创新的货币工具层出不穷,在不***的前提下,为了确保政策传导有效,美联储先后推出了与金融机构、证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市政机构和个人相适配,分场景、个性化的流动性支持政策......QE彻底让美联储玩嗨了!
结论很明显,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是降息也不是降准,只有QE这种所谓非常规手段,才是美联储最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全球宽松,特朗普降息还有用吗?
美国量化宽松后,美元指数还会涨吗?
这要分两个阶段来看。
在危机前期,因为市场资金链的断裂,造成美元紧缺,美联储量化宽松,向市场释放货币,在初期,货币虽然放出来了,但是他要贯通经济的各个环节需要时间,所以这一时期美元还是会上涨的。
到了危机后期,经济基本恢复正常,各环节的资金流通顺畅,多余的货币开始形成通货膨胀的副作用,这一时期美元指数就会下跌。
危机过后,通常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过度、经济过热以及货币过度贬值,一般会适当收回流动性,这一时期,美元又会适当上涨。
美元指数形构成是由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瑞典克朗、瑞郎等6个国家货币的加权几何平均数,组成美元指数,其中欧元占比57.6%占比最高,其次是日元13.6%、英镑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郎3.6%;且美元与欧元负相关,也就是反着走!
美元的实质是美国经济与非美经济的相对强弱的反应,实际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其汇率都是其国家经济的反应,咱们经常会听到国家相关部门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人民币不存在贬值基础等等”,同样,美元也是一样的。
复盘美元近20年的走势,美元大幅贬值是在02年的120跌到08年的70,这个阶段,全球经济处于繁荣期,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前面说过,美元的实质是美国经济与非美经济的相对强弱,也就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非美经济增速更高,所以全球资金流向非美国家,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流出美国,导致美元贬值,其他非美国家货币[_a***_]。
这个过程可以跟股市作对比就更容易理解了,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类似于牛市,此时中小盘股涨幅大于蓝筹、白马(典型的是贵州茅台),实质是市场资金更愿意介入高增长的中小盘股,获得更高的收益,如14、15年;
1、天日昭昭。如果辞世不久的沃尔克知道鲍威尔的所作所为,不知作何感想。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来看,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2、美国***不在当前加大力度抗疫,却开足马力放水。美国***的初心如何,不言自明; 3、无限制QE对抑制疫情有效吗?无效;对提振经济有效吗?存在不确定性;对防范垃圾债与可投资级别企业债违约有效吗?存在不确定性;对稳定股市有效吗?或许可以。 图/知觉中国 4、不排除美联储下一步宣布直接购买股市ETF、大型蓝筹股或可投资级别债券的可能性; 5、鲍威尔这届美联储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美联储由沃尔克在1980年代梳理起来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从长远来看将会损害美元的国际地位。从短期来看,一旦市场情绪恢复平稳,美元指数将会步入新一轮熊市; 6、在美国***丧失政策定力的时刻,中国货币政策更应该具备定力。货币政策操作应该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而不应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在一个普遍负利率的全球环境下,能够维持正利率的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将会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从2020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将会触底反弹,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将会掉头向下。上一次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发生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而在2020年,无论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还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都有望上一个新台阶; 7、然而,这一切都不应该是我们自傲的本钱。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灾难,我们不应为疫情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幸灾乐祸,不应用切断对其他国家的医疗物质出口作为谈判砝码或阻吓手段。我们应该看到,过于强势的做派与以牙还牙的策略不适合中国作为崛起中新兴市场大国的风范。我们应该认识到,肺炎疫情可能加剧发达国家未来联手对中国的打压与钳制。在肺炎疫情爆发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谦逊、诚恳、低调、实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是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国,没有之一。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与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枢纽地位密切相关。主动切断与全球化的联系,意味着我们将被孤立、陷入停滞,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越是在中国经济强势崛起之时,我们越应该保持谦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商业地产新政策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商业地产新政策解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