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公司收益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地产公司收益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地产的利润有多高?大家来分析分析?
房地产的净利率如果项目正常运营,10% 左右。做得好的项目,可以达到 20% 以上;做得不好的还有很多赔钱,项目烂尾,或者房子盖好卖不出去,抵押物被拍卖的。大部分传统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利润率 5~6% 左右,甚至更低。
房地产企业超过 15%的有 8 家,10~15% 的有 7 家。其余的都在 10% 以下。
平均看来,就是「比起一般行业,利润高一些」的水平。10% 确实高于很多「一般行业」。但称不上暴利,最多可以说是「微暴利」吧。因为大开发商和小开发商的运营模式很不同。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低,但运营成本高,而且会为了打品牌拿「地王」。排名靠前的开发商,有时候,地拍下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赔钱的。
这些公司怎么做到如此高的利润率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拿地便宜。通过各种方法(此处省略,别问我,我不会说哒!)拿到价格比较低的地。
其次就是利用财务方法做高成本,以此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据说(不是我说的哦!不要来查我!)很多公司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手脚。
还有融资成本。房地产项目基本都是要借钱做的,年息个位数的开发贷和 30% 以上的***,是有很大差别。
地产行业从业10年的人来浅谈回答一下。
一、早期空手套白狼阶段,黄金阶段。只要取得建设地,就能卖楼花,用购房人“众筹”的钱去建设购房人的房子,地价便宜而且过程无资金成本,那个时候可以有25%—30%的利润。
二、市场逐利阶段,白银阶段。基本从2003年至2018年,地产公司遍地开花,传统行业公司都转行或者半只脚踏入地产公司,这段时期整体房价高企高涨,排队买房现象常有,房产公司只愁没房卖不愁卖不出,但这段时期也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整体物价人力成本随之而涨,加之每家房产公司疯狂扩张,融资成本高企不下,这段时期整体利润在15%—20%左右。
三、求生存的薄利阶段。随着***不断强化调控房产,限售限价公租房房产税等政策***加***,房产公司不能随意定价,市场预期下降多为观望状态,市场一下子冷却,2018年行业龙头万科提出来“活下去”战略为始,某园提出高周转,整个行业开始收缩从各方面降本增效,杭州滨江房产作为浙江本土优质房企,其董事长在本年提出“努力做到1%到2%净利润”可见一斑,排除其忧患意识之虑,也有夸大之嫌,但也可见行业之势,目前房产行业既有面粉比面包贵的源头,又有建材人工成本高的过程,还有成交价量低造成的资金堵塞,目前整个行业利润在5%—10%。
当然,前文所说皆为整体,还有一些项目多为亏损的也有很多,另外一些商业地产项目整体利润会比住宅盘会高5%—1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房地产开发利润高的暴利行业。因此房价暴跌是理所当然的。房地产商从简陋的房价中挤出一些水分,减少暴利,没有救活的问题。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太可能达到50?即使某个项目达到50?销售利润率,也不能说是暴利行业。因为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征收费用、土地增值税清算费用不能列入的很多费用、费用、事业所得税,还要支付各种摊派及各种捐款。谁是赚大钱的房地产开发商?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周期需要2 ~ 3年,某个开发周期更长,所以总利润率50?除以3年平均是多少?
一个地区差异,住宅结构差异,好像都没有考虑。每平方米1万元的房子可能有50?毛利率,每平方米5千元的房子有50?毛利率吗?那么,可以推测出每平方米3,000,2000韩元的住房利润率有多高。想一下全国有几处房价每平方米1万元,有几处房价每平方米3千~ 5千元。
此外,即使利润率那么高,如果卖不出去,也不能实现利润,开发完成后,剩下几年的余额就更少了。
房地产开发本是一个具有以下特征的复杂过程。
(1)地点的固定和移动性;
(2)使用的长期特性;
(3)[_a***_]性;
房地产的利润是等于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其中成本费用包括土地成本及相关税费,这个是房地产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建筑成本这一部分一般在1800到2500之间,全国都差不多这个水平;资金成本,房地产主要是资金占用比较大,时间比较长,这几年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房地产的开发周期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销售费用一般占房地产销售额的百分之3到5左右。如此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房地产的利润就主要取决于房价,土地成本和开发周期这三个因素了,所以在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限价政策下,就会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现在土地流拍那么多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企业在行情不看好的情况下要降价销售,回笼资金了,因为时间拖久了,他们的资金成本就会把公司拖垮的。所以房地产开发商的毛利率一般要高于百分之三十,否则开发周期拖上四,五年,开发商的利润就基本被利息吃掉了。
怎么说那,如果是刚拿房子就开始盖起来,房价是由地+税+融资成本(一般是贷款利息)+建筑费+售房成本(人工工资+宣传广告)+各种盖章的成本。地一般是40%左右,融资成本7%左右,建筑费是2000一平左右,售楼成本4%左右,所以:开发商的利润基本是15%左右。
就现在房地产每平米价格,房地产公司利润有多大?
房价=楼面地价(土地)+建设安 装费+税+费+利润
(如果要细分就很繁琐)
一、土地出让金,大配套费,土地契税,土地交易费,办理土地证费。
1、规划管理费2、规划设计费3、施工图设计费、审查费4、环境方案设计费5、综合网管设计费6、人防7、勘探放线费8、产权登记费9、环境影响评估费。等等等
三、建安工程费
1、地基处理、桩基础工程费
开发商销售的房源***米价格大致包含这几项土地成本(换算为楼面价)+建安成本+税费成本+营销推广成本+利润+管理费用
我们以承德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18年3月新摘牌土地进行举例;
出让年限70年、土地面积87889.5平方米(公顷折算㎡后)、地块出让价格3.9549亿、我们按现行招拍挂土地容积率小于等于2计算(可能略有出入);
楼面地价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楼面地价=土地总价格 / 建筑总面积,其中建筑总面积=土地总面积*容积率。
那么我们得出该项目建筑面积为87889.5*2=175779平米
因此,该项目楼面价应为2249.927元/平米
瞎说的人太多了,感觉挺无知的。
作为一个地产界小职员告诉大家,正常利润在10%~20%。比如杭州地价20000元,按照市场价格不高不低,加上建设费用5000~6000元,再加上三年的财务成本15%,如果买40000元,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其固定成本就29000元,差价11000,加上缴税,税后只有利润几千块,其实利润真的没有那么好。
胡说八道的太多,而且没有说的点上,成本构成,具体项目具体对待,一般组成是:土地+前期+建安+配套+营销费+管理费+财务费+税金。
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营改增之后),房地产的正常利润率在8-18%,一般超过18%的土增税跳点,利润反而要下降。那有人会说开发商偷税漏税什么的,只能说有这种情况,但是违法成本很高,正规上市企业不愿意做。
但是,衡量一个生意赚不赚钱,看的不是利润率,看的是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就是你投入的本金一年的回报有多少,房地产项目只要操作得当,杠杠用足,年化收益率在40-200%。
还有一个但是,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赚钱,微利、亏本的很多很多,个人预估,2018年-2019年拿地的,5-10%项目要亏本的,尤其是在四五线。具体为什么会亏,主要是土地本事因素,还有金融因素。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定开发商每平米销售价格为10000元/平米
苍穹作为一名在房地产工作了17年的老兵,负责任的说:利润率不太高。
特别说明:本答案节选自《万元房价开发商说不赚钱,利润去哪了?数据揭示高房价的背后推手》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成本导向定价。
直接主导房价的是这8个成本
成本【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某开发商以500万/亩的价格拍下“容积率2.0,占地50亩即占地33300平米的B地块”。土地出让金为2.5个亿。
房地产利润到底有多高?
百分之十五到三十
房地产的利润有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之间。 房价这么贵,是不是都让房地产商赚走了?其实房价之所以贵,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房地产商。中国的土地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贵,房价自然贵。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土地占总成本的40%左右。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要交很多税,比如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印花税等等,加起来占售价的11%,占成本的16%左右。中国对房地产的征税非常严厉,开发商也不是傻子,这部分成本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购房者身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公司收益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公司收益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