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成本工作敏感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房地产成本工作敏感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投资收益超过10%就需要警惕了?为什么一般在6%左右就相对安全?
很简单,很多东西都有相对的市场价格。资金也一样,投资收益其实就是资金的价格。
前几年理财快速发展的时候,几乎成了存款的替代产品,各家银行都在卯足劲发行理财产品,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方式。一般的理财收益都在5-6%,有些小型银行的理财产品甚至能到7%-8%,信托就更高了,11%-12%的产品比比皆是。所以一些P2P和私募产品的收益能到15%以上。从这个价格阶梯也可以看出,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为什么现在我给读者的回复中提到“收益超过10%的需要警惕,超过20%的果断放弃”。原因有几个:
1、经济下行,缺乏优质的资产和投向,资产端的价格往下走,前面提到的这些理财方式收益都在下降。
2、以前的很多产品收益较高,都是变相投向利润更高的房地产或者对成本不敏感的地方***融资平台。而近一两年的情况你应该也看到了,高层定调“房住不炒”,热点城市要控制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严格受到预算法限制。所以,相对安全又高收益的资产没有了。
3、实体企业正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利润都再下降,难以承受高成本的资金。实体企业的利润都只有10%,资金成本就更低才敢借,中间环节还要保证一定的收益,给到投资者的岂不是更低?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来科普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先说市场无风险利率,一般市场无风险利率等于国债利率,三年期国债利率为4%左右, 这个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任何货币投入在市场上,都会得到这种没有什么风险的收益,也就是所谓的保本。为什么一定的货币放着一年后也会产生4%的收益呢?
因为货币是流动的,也就是说市场中的货币都会进入到实体中去投资,然后能够创造 出价值,比如,用一百元钱养一只鸡,一年后卖掉赚150元,也就是说一百元可以变得一百五十元。把这些钱放到银行,银行拿去给需要投资的人产生收益,形成一个平均最低值。这个值就是无风险利率的产生的收益。所以越接近无风险利率的投资,风险越低,而6%是接近4%的,目前 市场上还是可以接收6%以下的,也就是说,银行或投资机构,拿这些钱放给做实体的人,也许就是收10%利息,银行赚4%,如果银行或金融机构给投资人10%,那他要收取借款人至少15%以上。如果你是一个做实业的人你就知道了,资金成本越高,你能够做的项目利润越高,这时你的风险必须越大。如果我给你100万,每年你要给我100%的收益,你肯定是拿去赌或做非法的事情,不然赚不到这么多的收益给我。这就说明了,投资收益越高,投资人所投资的项目风险就会越高,所以投资人越不安全。
这 就是为什么6%以上的比较安全,收益率越低的资金,投向一些风险越低的项目,所以相对安全。
产出法如何结转成本?
产出法是按发生的总费用成本来结转。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计算机处理时***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
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适合于对成本较敏感的企业,如大型医院,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要由各部门领用,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即必须按照部门所需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费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成本工作敏感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成本工作敏感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