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项目价值情况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地产项目价值情况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房地产的价值属性?
房地产具备两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资产属性。其中,商品属性还可以再细分,一是自然属性,即房子用来住,体现出使用价值;二是社会属性,即房子可以买卖和出租,体现为价值。商品属性之一:成本定价是个梦倘若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给房地产定价,那么“天下寒士”将“俱欢颜”了。
因为劳动价值论要旨是凝结在物品中的劳动,价值围绕使用价值。简化为成本定价,也就是房价以钢筋水泥加砖头的价格来计算。但这样的话,即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新建住宅的建筑安装成本最高也不超过2000元/平方米,而且这些年来增幅并不明显,至于中西部就更低了。
当然还有建房子的土地,好比生产面包的面粉。 不过,即便算上地价、开发费用等,开发商合理的利润率,房价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房地产就不会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矛盾了。但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必需品,商品住宅的价格真的可以超出成本很多倍,像奢侈品一样吗?显然不是,除非稀有的北京四合院、上海市区的民国别墅。
商品属性之二:提折旧就是书呆子如果用现代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来给房地产定价,就会发现供不应求之时,房价就会上涨,供过于求之时,房价就会下跌。 现实中,商品住宅供给加大或者库存增加确实会影响到房价,譬如2014年3月末,杭州为了托市,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竟然修改了房屋的库存数量,从11万套减少到7万套。
只是,理论毕竟只是理论,现实中还要更复杂,每一套房子都有大小、户型差异,而商品住宅的开发售卖周期较长,很难像教科书上一般商品那样迅速出清。 因而供需关系只是决定房价的一个重要要素,但不是最重要的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怎么样区分?
①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后的净额。
②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模式计量下,那么他的备抵科目有: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设某投资性房地产原值为100万,已经折旧了40万,减值10万。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100万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00-40-10=50万
哪位大神给解释一下,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项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从上面的表述就可以看出,你在初始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高于期账面价值,而这部份价值从历史成本角度来说是虚增的,是市场价值变动的影响,但事实上处理时计算真实的收益,应该是你处理的价值减去期历史成本,那么这虚增出来这一部分就需要冲回。初始时多计,外置时调整,对你的利润没什么影响。如果想想得更明白,建议你把整个会计分录写下来,分析一下就明白了。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项目价值情况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项目价值情况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