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业地产大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商业地产大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力图围绕地产打造高科技产业版图的碧桂园如何完成“大象转身”?
大企业要完成“大象转身”,实现新的增长,需要进行管理变革,打破传统企业的筒仓结构,打造一支增长团队。碧桂园现在的多产业布局,无论机器人建房还是机器人餐饮,均为碧桂园集团基于房地产主业,向周边产业延伸的战略举措。无论站在开拓新业务、寻求新增长点的角度看,还是从做大做强主业角度看,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其实对房企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碧桂园的实力足够,战略布局也比较均衡,这就为“大象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碧桂园这几年一直在布局投资智能机器人,现代农业以及新零售业态,发展这些行业的立意也可以看出,碧桂园是一个战略思维很强的企业。
碧桂园也确实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疫情期间煲仔饭机器人的亮相,以及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很多例子都能够说明了。个人觉得最厉害的还是碧桂园建三江无人农场。碧桂园和北大荒建三江通过试验示范,加速推动和促进无人化农场技术的发展,还能够总结经验,优化和集成无人化技术,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从这些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碧桂园正坚定地向“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目标迈进。
不同于其他房企转型,碧桂园的新业务板块定在了机器人和现代农业。这两个业务看似与房地产行业相离甚远,其实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碧桂园项目楼盘布局众多,社区运营及其自身线上线下生鲜门店对高品质蔬菜都有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对自身企业上下游都有补充作用。机器人业务发展,建筑机器人更是符合行业产业升级的趋势。
发展机器人产业,碧桂园是有决心与行动的。碧桂园广纳贤才,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吸纳了千余名博士,自主研发机器人核心技术。在餐厅机器人、建筑机器人以及社区服务机器人研发、创新方面下功夫,展现了一个积极拥抱科技、拥抱未来的龙头房企的姿态。
大象转身虽然缓慢,可能要经历一些阵痛,但是一旦调整平衡,他将有更大的能量去开拓新领域,收获新成就。
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了奠定了碧桂园这头大象的转身的前因。
在碧桂园集团的设想中,未来科技、地产和建筑应该是三位一体的,而碧桂园也应该成为一个高科技企业。
就在2019年初,碧桂园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明确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是未来三大重点业务。
投身科技,和同时伴随着人才的培育。碧桂园是一家善用人才的企业,根据信息披露,
碧桂园已经招募了三千多名国内外研发人才开展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施工设备、装配式等的研发、生产与应用,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人才投入之外,碧桂园也进行了大额的资金投入。根据媒体报道,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在研发上继续加大投入,当期公司产生研发费用10.3亿元,相当于比上年相同时期增长了百分之60。
2020年,作为龙头房企,碧桂园的销售业绩始终保持了相对领先的态势。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累计权益销售额达5578.4亿元,同比增长3.33%,已超去年全年5522亿元的总额。
碧桂园契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前瞻性地深度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碧桂园不仅在地产的主产业上,站稳了脚根。而且也加速着眼于未来新增量的布局,机器人产业和农业。
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日渐成为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这种背景下,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运营而生。
此前看过新闻,介绍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方面的投入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汇聚了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研发生产投入近百亿元的博智林公司目前在研建筑机器人52款,砌砖、砌墙、刷漆等需要建筑工人亲力亲为的建筑工艺工序都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这些机器人中有近40款已经投放到工地进行测试。更为重要的是,博智林公司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9月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2500多项,其中已获授权700多项,发明专利120多项,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业地产大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业地产大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