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报表分析数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房地产报表分析数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产公司财报哪里找?
如果你是找上市公司的年报财报的话,网络上有许多渠道都可以找到的。这里推荐几个网站,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雪球网,巨潮信息网(这个是中国***指定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的网站)等等。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那就麻烦许多了,有些上市公司根本就不会对外公开发布财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不愿意上市的原因了,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极度发达的美国,依然有许多公司选择不上市,因为他们不缺资本,也就没必要公开发行股票。
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存货都包括那几项?
房地产开发企业存货有以下几大类:
1.原材料类存货。 指用于开发土地、房屋、建筑物等开发产品的各种材料物资,如钢材、木材、砂石、水泥等。
2.设备类存货。 指企业购人的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各种设备,如电气设备、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
3.在产品类存货。 指尚未完工的各种土地、房屋等开发产品(即在建工程)。
4.产成品类存货。 指各种已完成开发建设全过程并已验收合格,可以按合同规定交付使用或对外销售的各种开发产品,包括已开发完成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代建工程及分期收款开发产品、出租开发产品和周转房等。
5.开发用品类存货。 指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用品,包括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用品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特殊存货主要是设备类存货和各种开发产品。 注意:临时出租房、周转房是视同存货的。
万科1392亿,碧桂园2020亿,上半年头部房企为何业绩亮眼?
从2015年到现在多地房价翻倍,原因很多,比如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首付比例下降,棚改货币化安置、股市萎靡……以前房价一万一平,现在两万一平,卖一平米的房子收入是原来的两倍,房企的业绩能不上涨吗?
还有就是这几年房地产企业高度集中化,大鱼吃小鱼的阶段进入尾声,很多城市本地房企只能退市,或者选择与大房企进行股权合作,像万科、碧桂园这样的旗舰房企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在售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房企通过标准化、好周转加快的开发进度,一系列原因让大房企的业绩越来越高!
万科,碧桂园的楼盘分布遍布全国,全国众多城市,都处于地产的不同阶段,对于很多城市,万科碧桂园等头部房企早已进步,在当地有一定的话语权,只要当地有需求,很大概率都会被品牌房企吸纳。加上上半年众多房企降价促销,促进回款,也***了部分销售。从大的层面来看,头部房企都踩准了中国城镇化的节点,很大一部分业绩又二三四线城市贡献,中国地产需求依然庞大。
首先你这个是数据是营业收入的数据,一般来说,这个确认收入是在销售之后的两年或者两年半时间,所以上面你说的这个业绩是万科和碧桂园16-17年的销售数据。
所以当前的营业收入是从两年前的销售预收款里面结转过来,现在因为会计变更,这个数据现在在合同负债里面,所以这个数据只能反馈出当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情况,对研究当前房地产真实销售情况并没有什么作用。
另外,如果你关注房地产公司的[_a***_]报表,那要重视房地产公司的当前合同负债,看看公司的土地储备,今年的拿地成本(很重要),目前在建工程完成率,下一阶段的竣工情况。然后再去综合分析。
但是我想你应该是想问为什么龙头房企业绩这么好?我也就顺着这个说几点:
1、首先,目前经济大环境是比较严峻,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是趋势,很多地产公司融不到资,你要知道泰禾集团发了15%的公司债还一口气卖了10个项目,这些多么痛多么高的融资成本,龙头企业有着天然或者国企信用背书,融资成本也就是5-6%,这就是优势。
2、拿地成本,不同的拿地模式也会有不同的成本,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拿地成本,就像华夏幸福这些之前高价公开市场投标拿地,现在资金链压力大,要买地变现,或者给别人收购。这就不同的成本,今年死了几百家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很多就是给被人收购了。
3、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目前从中报业绩看,龙头房地产公司的毛利走高,但是中小房企利润下降是常态了。
4、多元化协调,这是中小房企玩不起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报表分析数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报表分析数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