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业地产涉及的税务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商业地产涉及的税务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的往来款项可能涉及到哪些税务风险?
往来款这个是很大的一个课题,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业务都有可能在往来款上趴着。但长期来看都可能会存在税务风险的。
我理解的往来款有应收款、预收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六个科目。
应收款核算的主营业务客户欠的钱,长期欠款的应收款最主要的就是公司资金的一个垫付,在计入应收款的时候,这笔业务的增值税附加税都次月以现金交了,年底入股还收不回来还要垫资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有一些因为销售产生的销售费用、人工费以及购进产品的垫资或者提供服务的垫资;
其他应收款中核算的备用金、公司的小金库、无法入账的支出,以及往来单位资金过账的痕迹、股东借款,长期报销不了的费用对公司的成本有影响,主要体现在税务报表的税前扣除上,会增加公司所得税的金额,公司股东借款长期不还可能会被认定分红,需要缴纳20%的个税,其他虚挂的往来款等,有一天清算或者诉讼,债权人可能会连带起诉让对方偿还公司借款,也是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些款只有老板和当事人清楚,说不清道不明。
预收款常年挂账会认为收入不入账,这就可以理解了财报审计中为什么披露一年以上预收款,一般情况下,超过一年以上的预收款是不太正常的。有什么业务需要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才能完成呢。这就会有税收风险,增值税所得税这些避免不了。预付账款同理吧。
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也有可能是收入未入账,虚挂账,有些单位将非主营的的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转收入科目,也会存在税收风险。
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还有一些超过两年的款项,实际也不在支付了,有些是项目的尾款,金额都比较小,从法律上也超过了诉讼有效期,这些完全可以自行处理。
说起来太多了,就分析这么多大家可以参考补充一下,码子很辛苦,希望有缘人能关注一下。谢谢大家
1、虚开发票虚开分为没有业务发生进行虚开,发生了业务,但开的数量价格与实际金额数量不一致。虚开被稽查,除了补缴税款、滞纳金等行政处罚外,还要承担刑事责任。2、公转私现在对于大额公转私进行了限制,并且已经在多地进行试点,***如企业业务必须进行大额公转私,一定要有合理的合同,去银行柜台办理公转私业务。3、骗取出口退税现在国家对出口贸易有一些政策,有的企业为了骗取税款,通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导致税款流失。4、增值税零申报有的企业增值税零申报是因为业务还没有启动,或者启动了还没收款,但是长期零申报也是会引起系统预警,需要到场解释。还有就是私人账户收款没有如实申报,像二维码收款等等。5、虚列成本虚列成本就是将一些业务本身支出没有这么多,但是为了降低所得税应税额就将成本提高了,也容易引起系统预警。像虚列人员工资就是虚列成本的一种,将不是本公司的人员提交资料也进行工资发放,或者高于员工实际工资。6、税收优惠企业认定税收优惠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政策,都会复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不能享受政策。比如今年阿里腾讯都被取消了重点软件企业的认定,只能退而求其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将10%的应税率提高到了15%。7、税负率异常税负率异常一直以来都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只要我们的税负率不在这个行业的正常区间值内,就容易被稽查,因为区间值是系统通过大数据横向纵向各种数据对比得出的一个区间值,低于这个值说明企业存在虚列成本的情况,高于这个值说明企业的业务不规范或者账务处理不规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业地产涉及的税务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业地产涉及的税务风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